“孩子最近反复咳嗽,有时候甚至憋得睡都睡不着,马上准备上小学了,不知道上学怎么办?”6岁的明明一年前就经常咳喘,刚开始妈妈以为是感冒,吃了点感冒药症状会有所缓解,可是后来发现明明的咳喘反反复复,天气变化时更是会加重症状。
到医院检查之后,明明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医生给他制定了长期的治疗方案,用药后明明没有再发病,抵抗力也明显增强。一个月前,妈妈觉得明明病好了,而且明明也闹着不想用药,就自行停了药。没想到过了没多久,天气变化,明明感冒之后又复发了。
就像慢阻肺是成人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哮喘则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据统计,2010年我国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高达3%,而即使在发达地区,哮喘的控制率也并不理想。所以最新的《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对哮喘的控制提出了新的管理方法。
“信号灯”模式进行儿童哮喘分区管理
哮喘是一个需要长期控制的疾病,所以自我管理和家庭管理尤为重要。中国儿童哮喘计划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交通信号灯管理模式,建议家长和孩子根据孩子症状、峰流速监测及诱发因素等进行自我管理,采取不同的治疗、干预措施。
1.绿区
病情稳定,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没有症状,可以正常学习、睡眠、玩耍、运动。这样的孩子只要规范使用控制药物,避免诱发因素就能维持哮喘的良好控制,但是注意不能因为症状好转就自行停药,在定期随访和监测的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降阶梯治疗或长期维持治疗。
2.黄区
出现反复咳嗽、喘息、气促、夜间咳嗽或憋醒、乏力、活动后气短、胸闷等任一症状,提示哮喘未控制或并且不稳定,这时候要及时采取措施,找到诱发原因,给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支气管舒张剂来改善症状。时刻对用药后的状况进行评估,必要时就医和随访。
3.红区
如果哮喘发作症状十分严重,比如出现剧烈的咳嗽、呼吸困难、憋气、鼻翼扇动、口唇发紫,甚至走路、说话都困难,不能平卧,孩子哭闹、焦躁不安、嗜睡等等都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同时给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并且可以在1小时内连续给予3次,每次间隔二十分钟,而且可以口服激素如泼尼松或甲泼尼龙。即使就医出院后也应定期复诊,评估症状控制情况,识别发作诱因,及时调整药物。
结语
哮喘作为一个很难治愈的慢性疾病,患儿需要“长治”才能“久安”。在医生、患儿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做好哮喘的健康管理,才能让孩子控制好症状,享受正常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