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骨损伤和滑膜增生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全球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2%至1%,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28%至0.41%,共影响近500万人。目前认为RA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损害和慢性炎症被免疫调节。近年来,在众多的环境因素中,胃肠道、口腔、呼吸道和生殖道的微生物区系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尤其是肠道微生物区系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短链脂肪酸(SCFA)是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参与宿主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近日,浙江大学的研究者们在英国药理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hort-chain fatty acids regulate B cells differentiation via FFAR2 to alleviate rheumatoid arthritis”的文章,该研究证实了单链脂肪酸通过FFAR2调节B细胞分化,从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这将从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的角度为RA的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用16S rDNA测序分析了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多样性,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单链脂肪酸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和B细胞。用显微CT和X线片分析骨损伤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组织病理状态。
研究者还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组织中的蛋白。以CD19+B细胞FFAR2特异性缺陷小鼠为研究对象,探讨FFAR2基因缺失的分子机制。
研究者发现RA患者的乙酸盐、丙酸、丁酸和戊酸水平降低,前三种水平与外周血中Bregs的频率呈正相关,而与Tregs无关。在胶原性关节炎小鼠发病前给予三种超临界脂肪酸可改善关节炎症状,增加Bregs频率,降低过渡性B细胞和滤泡性B细胞频率。
然而,在CD19+B细胞缺乏FFAR2的小鼠中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3种单链脂肪酸对RA的作用依赖于FFAR2,而不依赖于其他5种B细胞受体(FFAR3、Gpr109a、PPARγ、OLFR-78和AhR)。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SCFAs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重要作用。首先,RA患者肠道微生物来源的SCFAs水平降低,醋酸盐、丙酸、丁酸水平与CD19+CD21+CD24+B细胞频率呈正相关。
重要的是,补充三种超临界脂肪酸改善了CIA小鼠的关节炎症状,三者的治疗效果是协同的。从机制上讲,三种SCFA治疗CIA的疗效依赖于CD19+B细胞中FFAR2的表达。简而言之,SCFAs通过FFAR2调节B细胞分化,从而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